中国古都学会:2022年年会在山西大同开幕
中网观天下山西讯(文化赋能工作室):9月19日,“中国古都学会2022年年会暨中国古都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的作用与贡献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悠久的古都山西大同开幕。开幕式后,3场大会报告通过线上与线下、报告与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渐次展开,众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就自己研究领域,从不同角度进行学术交流与分享,在古都大同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文化盛宴。 在第一场大会报告上,6位专家学者从不同领域对古都地位进行探讨,云冈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杭侃首先以《蒙元城址新论》为题,指出元上都的三重城墙不是一次建成的,揭示了蒙元在古都城市建设中的开拓价值;宁夏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余军通过通俗性考古学研究,指出宁夏地域古代族群在华夏一体交融演化中的重要作用;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周宏伟围绕《中国古代城市的生命周期》,就中国(北方)古代城市持续时间与水资源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张慨以《古都的艺术与艺术中的古都:古都与艺术的双向建构》为题,就古都城市与文化现代化问题进行探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任云英通过梳理拉萨历史文脉演化机理及其世界遗产价值,论述以世界眼光看丝绸之路重要影响;太原师范学院教授王杰瑜对“表里山河”特点、缘由以及山西地理环境、历史地位进行了深入讲解。 第二场报告从民族融合和丝绸之路范畴进行了探讨,其中,既有《〈洛阳伽蓝记〉所见北魏都城洛阳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探讨,又有《西安出土唐〈贺若突厥墓志〉疏证》中关于多元文化交融的阐述,还有不少专家学者就大同历史文化地位及多元包容特征进行论证。大同大学教授孙瑜以《山西长城地带的沙陀人与北方民族融合》为题,指出沙陀在山西长城地带的历史过往就是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缩影;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文化融合与创新研究中心教授张慧芝围绕《葡萄酒与平城时代草原丝路的民族交往》,推证五世纪大同通过与传统丝绸之路平行的草原丝路(鄂尔多斯南缘道路),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国际都市、民族交往中心。此外,还有专家从数字化角度指出数字化技术在古都价值引导功能开发中具有文化遗产的活化功能。第三场报告围绕古代都城建设,从《嵩山东南夏代早期都城考古探索》《东汉初期卢芳伪“汉”政权都城——五原郡城考论》《统万城的城市形态及其相关问题再探》等课题,就中国古代传统都城建设理念以及在中国古代发展史和中国城市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学术研讨会形式多样、成果丰硕、特色鲜明,涉及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多个领域,展示了近年来中国古都学会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不仅突出了中国古都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的作用与贡献的主题,也强化了古都文化在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交流、融合、融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上一条:关注社会民生 倾听百姓呼声 文化赋能工作室义务为乡亲们写文书
下一条:他的歌声唱响八桂大地 ——专访广西慈善公益大联盟主席、中国优秀音乐导师钟新能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