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新华网推出大地答卷——2023乡村振兴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深入一线,讲述领军企业、科技工作者、基层干部、金融机构等情系三农、科技强农、产业兴农、金融助农,把乡村振兴的答卷写在祖国大地的动人故事。
海报设计:于耀东
视频剪辑:李亚 杨登媛
新华网北京7月28日电 题:大地答卷丨北京平谷:赋能种业经济新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芯”动能
记者 杨昱 郭良 李楠
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关乎国人的饭碗安全,关乎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北京农业大区,平谷区正打造种业创新引领高地,助力北京“种业之都”建设,以农业高科技打造首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畜禽种业创新 聚力攻关“卡脖子”技术
近日,由中国农业大学杨宁教授团队和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完成的《蛋鸡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与新品种培育推广》项目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平谷区打造“农业中关村”结出的又一硕果。
位于平谷区峪口镇的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峪口禽业)中国蛋鸡大数据中心展厅,摆满了一个个自主研发的“京”系列蛋鸡品种证书,电子屏幕上实时跳跃着各类数据和监控画面。
图为峪口禽业自主培育的新品种——京红1号 (新华网 李亚 摄)
“一个孵化厅每年能孵化2000万只蛋鸡。”峪口禽业副总经理吴桂琴指着“京”系列蛋鸡品种介绍,这些种蛋经过21天孵化,雏鸡将被运送到全国各大蛋鸡养殖场。
京红1号、京粉1号、沃德188都是在“政府引导、科研支撑、市场主体”的“金三角”合作模式下培育的新品种。目前,“京”系列蛋鸡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50%以上。日前,峪口禽业自主培育的1.55万只“京红1号”高产蛋鸡和0.1万只“沃德188”快大型白羽肉鸡父母代种鸡,经北京海关检疫合格后,运抵坦桑尼亚。历经1个月观察,雏鸡长势良好。
“此次出口得到进口国种鸡企业高度认可,定价高于国际平均价格约1美元。” 吴桂琴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自主培育的种鸡首次走出国门,实现了国产肉鸡和蛋鸡品种出口‘零的突破’。”
她介绍,相关消息一经发布后,就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与峪口禽业联系,探讨进口中国种鸡的相关事宜。
近日,在峪口禽业中国蛋鸡大数据中心,峪口禽业副总经理吴桂琴介绍自主培育的高品质种鸡首次走出国门的情况。(新华网 李亚 摄)
北京市平谷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路卫红向记者表示,平谷区将重点关注畜禽、粮菜等领域,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深耕种质资源保护、“卡脖子”技术攻关、良种育繁推等领域,助力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京瓦中心 蓬勃发展的“农业中关村”
尽管室外温度达35℃以上,但记者走进平谷区京瓦中心智能连栋玻璃温室内,却顿感清爽舒适。满眼绿意中,西红柿挂满枝头。
“常规的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因为环境控制能力较弱,夏季高温季节番茄等蔬菜基本停产,京瓦中心的高效设施智能温室通过引进荷兰半封闭式结构设计对温室内空气温湿度和二氧化碳进行精准调控,结合椰糠基质无土栽培及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可以将番茄的种植周期延长至10个月以上。”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助理郭斗斗介绍。
近日,在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该中心主任助理郭斗斗介绍智能连栋玻璃温室番茄种植情况。(新华网 杨登媛 摄)
“示范园通过半封闭的结构设计和正压通风系统等一系列措施,解决了北京地区番茄越夏种植问题。”郭斗斗说,设施农业不仅帮作物摆脱了对水土资源和光热条件的高度依赖,还能为作物创造持续高产的生长环境。目前,智能连栋玻璃温室每平米的番茄产量可以达到45公斤左右。
“柔性日光温室使用新型保温材料作为后墙蓄热载体,采用装配式结构一体化安装,较常规砖墙温室建设工期缩短40%—60%,同时大幅减少了对土壤耕层的破坏。”郭斗斗介绍,“除了新建设施温室,在结构上对原有温室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也能提高单位面积蔬菜生产的效益。以京郊常见的春秋棚为例,在大棚双侧增配保温被,就能使作物的有效生产时间延长2-3个月,更加节能增效。”
目前,平谷区正结合乡镇产业实际需要,优结构、提质效,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设施农业,采取分批推进、分类施策,推动区内设施全面扩能增效。新建约100栋宜机化标准化温室,发展现代柔性日光温室和大跨度外保温塑料大棚。
京瓦中心依托“金三角”模式,充分发挥国际交流、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功能,助力首都现代农业提质升级,吸引了大批涉农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帮助园区企业提升科技研发能力、推动科研机构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一直以来,京瓦中心被誉为“农业中关村”的核心引擎,肩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引领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助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任。目前,京瓦中心已成功引进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涉及人造蛋白、食品检测等领域,此外还有十余个应用性项目在孵化中。
“博士农场” 为菜篮子添新彩
时值大棚茄子丰收季节,平谷区马坊镇小屯村的五彩茄子“博士农场”,彩色茄子缀满叶间,长势喜人。
“我是第一批加入‘博士农场’的‘农场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映博士告诉记者。
近日,在平谷区马坊镇小屯村五彩茄子“博士农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映博士介绍五彩茄子的种植情况。(新华网 杨登媛 摄)
茄子是餐桌上的家常菜。为攻克茄子土传病害防治难题,五彩茄子“博士农场”团队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团队通过创新采用体细胞杂交技术,聚合野生茄子抗病基因,培育了一批多倍体茄子体细胞杂交砧木,抗病性优于当前主流砧木。”张映博士介绍。经过多年攻关,张映团队培育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茄子品种,可全年种植。
未来,五彩茄子“博士农场”将以平谷为中心对优选新品种和栽培新技术进行示范推广,推动华北地区茄子产业发展,带动菜农增收致富,为菜篮子添新彩。
2022年4月,平谷区正式启动“博士农场”创建,出台多项惠“博”政策,探索“博士团队+企业+农民”、“博士团队+政府+合作社”等模式,构建新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2023年,平谷区举办中国·平谷50亩地创业大赛,吸引80多个团队申报,最终有32个项目列入第四轮“博士农场”创建。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17个“博士农场”获批创建,13位院士,411位博士参与创建工作。至今,已有五彩茄子、优异生菜、中药材生态种植等100多项创新成果成功转化,并获市场认可。
“为了让更多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我们从‘硬环境’与‘软服务’入手,以丰富的场景、暖心的政策、细致的服务、广阔的舞台助帮并成就博士团队,助力更多“博士农场”走向市场、成长为新型市场经营主体,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田野,转化成为农民本领、田间果实,走上市民餐桌。”平谷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路卫红表示,如今“博士农场”这枚种子正在平谷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开花结果。
深挖桃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
平谷盛产桃子,年产3亿多斤。如何提升科技含量,擦亮“平谷大桃”这张金名片?
记者走进峪口镇西营村北京金果丰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高耸的葡萄架下,凉风习习;防护网下的桃园,粉红的蟠桃、金黄的油桃,压弯枝桠。
平谷区峪口镇西营村北京金果丰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桃园,红桃满枝。
“我们种的大桃,个头儿不一定是最大的,但桃味儿、甜度和口感一定是数一数二的。”合作社负责人张海合指着枝头红嘟嘟的桃子向记者说。
记者看到,桃园安装了防冰雹的大网、虫情测报灯、风吸式杀虫灯和高清摄像头,还设置了小型气象站。气象站由气象传感器、气象数据记录仪、气象环境监测软件三部分构成,可监测风向、风速、湿度、气压、雨量等指标。
据介绍,这片果园经过土壤调理与肥水调控、病虫害生物防治,目前产的大桃在含糖量、风味、货架期等多项指标均得到大幅度提升。
记者了解到,平谷区多数桃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1.5%左右,西营村基地经过5年的土壤改良,有机质含量达到了3.2-3.5%,其中有机桃种植面积500余亩,年产量可达150万斤。
丰收后,如何打通销售渠道,是果农最关心的问题。“桃的销量主要是大型商超。”张海合介绍,2022年西营村与盒马鲜生平台合作,一定程度解决了桃子的销路问题。
据张海合介绍,目前合作社有220名农户,其中80%的果农以土地入股,可获得土地流转费、分红及工资等多种收益。
平谷区政府副区长李子腾介绍,平谷区搭建了“互联网+大桃”平台,引入顺丰、邮政、京东三大速运公司,与阿里巴巴、京东、东方甄选等电商平台密切合作,实行大桃分级分类销售,实现收益最大化。2022年,平谷大桃电商销售比例提升到20%以上,实现了好吃看得见、好桃卖好价。
如何深挖大桃产业链价值,种质资源研发是关键。平谷区通过科学布局桃品种结构,共计自主选育了7个新品种,引进了90余个特色优新大桃品种,形成早、中、晚熟合理搭配生产格局,供应期自3月持续至10月。
李子腾表示,未来,平谷区将聚焦念好“土特产”三字决,做好“平谷大桃”大文章,持续强化科技、人才支撑,聚力做强大桃“芯片”,深入推进大桃全产业链发展,提速打造“科技桃、文化桃、诚信桃、致富桃”,让大桃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富农增收。
下一步,平谷区将继续秉承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坚持围绕建设一流农业中关村,打造硬核农业中国“芯”,聚焦“博士农场”、畜禽种业、设施农业产业集群等应用场景,深耕“土特产”发展赛道,深挖乡村多元价值,盘活乡土优势资源,擦亮“平谷大桃”等特色金字招牌,不断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平谷答卷,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平谷力量。
上一条:打造国际品牌本地化高质量发展样本 美赞臣中国发布共享健康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
下一条:商黎光的晋冀往事 |
返回列表 |